2024年1月18日,为了推动非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西安石油大学石油工程学院“锦样年华,绣遍河山”实践团前往江苏省苏州市的丝绸专业博物馆——苏州丝绸博物馆进行参观学习。通过此次参观学习,分别从丝绸的历史、生产过程、技术特点和艺术价值,更加深入的了解学习丝绸文化。

苏州丝绸博物馆占地9500平方米,展陈面积4000平方米。在历史馆中,古代厅展示了先秦时期起各个朝代的丝绸制品。通过讲解员的讲解,实践团成员更深入地了解古代丝绸的生产过程、技术特点和艺术价值,更好地理解了其历史和文化。早在宋元时期,丝织业便已十分发达,生产技术已臻于完善,形成了一整套从栽桑、养蚕至牵经、络纬、上机织造的技术体系。明清时期,丝绸在艺术风格上取得了长足进步,丝绸纹样在构图布局、造型设计等方面更显细腻秀丽。 馆内设蚕桑居、织染坊、贡织院共同展示了中国古代丝绸染织的生产过程,实践团成员通过了解丝绸从育蚕抽丝到交织成品、浆染上色的过程,感受丝绸技艺的魅力,体会丝绸制作的复杂性与独特性。
![]() | ![]() |
![]() | ![]() |
![]() | ![]() |
在现代馆的参观中,讲解员带领实践团成员们深入了解了丝绸在当代社会中的应用和创新。现代馆利用大型多媒体展现时尚舞台上的丝绸时装秀,同时展示了现代数码丝绸技术、新工艺新品种以及企业捐赠的丝绸精品。
![]() | ![]() |
在参观完现代馆后,实践团成员们来到了未来馆。未来馆是一个充满创新和想象的场所,它展示了丝绸的未来可能性和发展趋势。未来馆设置了有关“丝”的文创空间,在这里,游客可以通过织锦、衣锦、画锦三个连贯的互动体验装置体验未来定制和个性化的丝绸织造。
![]() | ![]() |
最后通过本次实践,西安石油大学“锦样年华,绣遍河山”实践团成员越过时光,与丝绸历史进行对话,见证了丝织技艺的历代革新,预见了丝绸传承的未来发展。非遗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明的精神根基。实践团成员认识到保护和传承非遗文化对于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义,更加坚定了要积极学习和传承非遗技艺的信念,努力让这些技艺在当代社会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同时苏州丝绸博物馆也对实践团队做出了高度评价。

未来,西安石油大学“锦样年华,绣遍河山”实践团成员仍将继续学习了解丝绸文化,发挥新时代青年的带头作用,坚定文化自信,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与发展,激励一代又一代的有志青年接续奋斗,为新时代文化传承注入青春力量。(西安石油大学 林资忻 王梦琳)